我国将建立国有资产报告制度,这是关乎人民共同财富的一项重大改革。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该意见明确规定,国务院每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为此,国务院要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范国有资产会计处理,加快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并建立全口径国有资产信息共享平台。
实际上,近年来的各项政府会计改革,已经为完整反映政府资产负债的“家底”,建立国有资产报告制度打下良好基础。而国有资产报告制度的建立,也将对政府会计改革提出新的要求。
规范会计处理是关键
建立国有资产报告制度的前提,是全国各部门各单位对会计核算和资产计量统一方法、统一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要编制与企业财务报告统一核算规则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全口径国有资产数据库,同时要建立全口径国有资产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相关部门单位互联互通,全面完整反映各类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和效益等基本情况。
“这就要求国有资产会计处理原则要有统一规范性,统一按照权责发生制核算和处理,行政事业单位要抓紧时间进行清产核资、盘清家底,夯实资产数据基础,为2019年全面实行新政府会计制度打好基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总会计师李玉杰说。
同时,该意见要求,国务院每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需要突出报告重点。举例来说,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重点包括资产负债总量,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和实施,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和效益,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等情况。
因此,在暨南大学财务与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丁友刚看来,为提高报告质量,充分、全面、客观地反映单位国有资产的整体情况,需要提高会计处理的规范性:要严格按照政府会计制度对国有资产进行账务处理,建立健全并实施单位国有资产内部控制以及内外部审计制度,落实以“账账相符”和“账实相符”为基础的财务报告制度。
从报告涵盖的内容来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的内容包括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国有自然资源等4类国有资产的管理情况。前两者纳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纳入政府会计核算体系,而国有自然资源主要采用统计方法,而非会计方法。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我国企业会计已经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实质性趋同,核算体系也已经实现国家统一。但是目前,我国政府会计核算还较为薄弱,政府会计领域多项制度并存,体系繁杂、内容交叉,造成不同部门、单位的会计信息可比性不高。因此,为了建立国有资产报告制度,要把规范国有资产会计处理的重点放在规范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核算上,加快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副教授刘用铨说。
政府会计改革夯实“地基”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建立国有资产报告制度的基础是对国有资产会计处理统一按照权责发生制来核算和处理,这与政府会计改革的要求一致。”李玉杰说。
比如,国有资产报告制度要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的重点之一是资产负债总量。那么,相关单位就必须按照政府会计制度财务会计权责发生制的方法进行核算,这样才能与企业国有资产报告中的资产负债总量保持口径一致。如果沿用传统预算会计收付实现制的核算方法,很可能就会出现资产负债总量虚增不实的问题。
的确,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的政府会计改革,与建立国有资产报告制度的基本要求相吻合。可以说,政府会计改革每年都有“大动作”——2014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批转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标志着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正式拉开大幕。随后,2015年以来,财政部按照《改革方案》要求,相继出台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等6项政府会计具体准则,以及固定资产准则应用指南。2017年,财政部又发布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对此,刘用铨认为,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会计标准体系,实现了政府会计领域施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为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建立国有资产报告制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应成立全口径国有资产数据库
为尽快建立国有资产报告制度,李玉杰建议,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应从制度建设和技术创新入手,着力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底数不够清楚、管理不够公开透明等突出问题。对此。他有3点建议。
一是配合政府会计改革和国有资产报告制度实施,在2018年对全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组织开展国有资产清查,按照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原则统一方法、统一要求,对原来收付实现制下资产核算不实和未全额计提折旧的资产进行清查核实和评估确认,建立全口径国有资产数据库。
二是自2019年起,按照国家统一的政府会计制度规范国有资产会计处理,加快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制定完善相关统计制度,确保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国有资产报告结果完整、真实、可靠、可核查。
三是建立全口径国有资产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相关部门单位互联互通,全面完整反映各类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和效益等基本情况。同时,要与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紧密衔接,特别是要与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决算、部门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相结合,在条件具备时与对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监督工作相结合,建立起多层次多角度、既相互分工又有机衔接的人大国有资产报告和监督机制。
在丁友刚看来,一方面,这需要完善政府会计核算方法,利用恰当的财务估价方法,使得更多的公共基础设施通过资产负债表进行列报,并通过表外披露的方式,更广泛地报告公共基础设施的实物、功能、使用、维修或升级状况。另一方面,要完善政府的资产信息系统。比如,建立和维护一个具有一致性的政府资产分类体系,清晰地界定资产类别,使得每项属于某个特定的类别、相似的资产划为同一类;在政府整体层面进行完整的资产登记,包括一致的资产识别和最低信息要求,这样整个政府都能够自由地获取资产信息;建立一致的核心资产信息要求,以便于改进资产管理和资产财务报告所需的资产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使所有的机构能够自由地进入和获取资产信息,为实现简化而高效的资产管理和编制资产财务报告奠定基础等。